当前位置: 首 页 >> 正文

党员爷爷‖人生漫漫何所倚,党的光辉照我行

日期:2021年10月12日 | 点击:

百年党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巨幅画卷,也是一段书写着理想和信念的奋斗征途,百年历程见证了信仰的力量在中国大地的共同生成与发展,无数中国共产党员靠着这股力量经历狂风巨浪,终见彩虹霞光。爱与信仰,光与感恩,交织在岁月的更替与变迁里。

万里寻山,历百艰而无悔

在石阡县关口坪村蒲家坳,有着一位95岁高龄、拥有65年党龄的老党员——蒲爷爷。服务队来到蒲爷爷家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间普普通通的瓦房,蒲爷爷穿着一身青色的中山装,站立在门前。虽已是耄耋之年,身躯却依旧挺拔如山,如竹如松,漫漫时光,也未能压弯蒲爷爷的脊梁。黑色帽沿,也难掩那头发的花白,炯炯有神的双眼似智慧的凝聚,短短的胡须又像是岁月的留白。笑起来时,在慈祥的面容上,三两颗门牙就调皮的跑了出来,双眼也眯成了月牙。

如今已近95岁高龄的他,仍时常翻看党的相关书籍和观看新闻联播,他拿出自己近期读的书籍—《共产党简史》,清晰地记得自己读到的党史阶段,翻到正在读的那一页,是土地革命那段历史内容,在队员们惊讶之余又佩服不已时,蒲爷爷笑着对我们说:“眼睛不是很好啦,要戴上眼镜才好读。”听蒲爷爷的儿子说七一那天,蒲爷爷在电视机前收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时,因看得太过入神而忘了端在手里的饭。也是这天,蒲爷爷收到了“光荣在党五十年”的纪念章,说起这项荣誉,他无比珍惜地摩挲着这枚融入了自己一生信仰的勋章,高兴而自豪地说:“没有哪个政党有中国共产党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会记得我们这些八九十岁的老人了。这枚勋章,多少钱也买不到,多少钱也换不来!”坚定的话语里浸着爱与信仰,透着光与感恩。

65年的党龄,比许多人的一生都更长,多少记忆被光阴消磨,多少岁月都变平常。当我们问起蒲爷爷在担任村支书时期或生命中的某些时刻有什么难忘的事时,他总说忘了、没什么难忘的事。而当我们问起他老人家是否还记得入党誓词、党章时,蒲爷爷将党章中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字不漏地背诵给了我们听——“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一切行动听指挥……”那一刻,蒲爷爷眼中的光芒是那样的耀眼、单薄的身躯也仿佛变得伟岸,一字一句,重重落在我们的心头,深受极大的心灵震撼,在场的每个人都纷纷忍不住落下泪来。

“艰难可以摧残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蒲爷爷用他的人生,来诠释了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定义,而每一位坚守信仰、对党忠诚、至死不渝的党员,都是一座精神的丰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一朝见井,纵九死以何辞

夕阳西下,在三间瓦房屋檐下的院坝里,我们聚精会神地倾听着蒲爷爷缓缓讲述他历经风雨、波澜起伏、与祖国命运紧紧相连的前半生。蒲爷爷于1950年参加的共青团,1955年,在祖国最需要人才地时候,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开始了朴素却光辉灿烂的人生。1957年开始,先后在乡政府、信用社担任会计一职,直到1962年土地下放时期,蒲爷爷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回乡担任村支部书记,带领大家开荒种田。此时的蒲爷爷已是七个儿女的父亲,家庭人口众多,身上的负担,更重了。但蒲爷爷不仅没有被困难所难倒,反而在担任村支书的20多年间,为党培养了20多名优秀党员。

1970至1973年时,修建湘粤号铁路时,蒲爷爷亲临现场担任指导员,铁路修建完毕后,又回到蒲家坳村,继续做村支书。我们问蒲爷爷:“爷爷,两次回乡,您后悔吗?”爷爷洒脱地笑着说:“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儿,不后悔。”

后来,在蒲爷爷的讲述和他亲人的补充下,我们才知道了他不后悔的原因。原来,蒲家坳村那时出入都是山路,交通十分不便,在蒲爷爷的组织下,蒲家坳才修建了唯一一条出入村里的道路;原来,那时候村里没有小学,孩子们都要每天早出晚归去很远的城镇上学,是蒲爷爷组织大家建造了当时关群小学,也就是现在的村幼儿园;原来,地处高山的关口坪村稻田灌溉水源不足,蒲爷爷又组织了群众修缮水渠、水沟、蓄水池,解决了村里农田的灌溉问题;蒲爷爷说,那时的他经常前往铜仁、湖南等地学习别人的发展方法,看到人家开田挖土时,他回家乡后到各地进行实地勘察,细细考量一番后,觉得因地制宜的开荒可行。便也带着乡亲们开田挖土,使家家有田种,人人有饭吃。为了带领大家勤劳致富,还建立了林厂、茶山等经济产业。

问渠哪得清如许?百年征程作檐下语

整个采访过程中,蒲爷爷一遍一遍地对我们说:“青年人的前途是伟大的,你们要多多学习,好好学习,当好接班人,为群众办事。”“新党员,好好学习为人民服务,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没有中国共产党,我们过不了那么好。”“我已经90多岁了,只要我还在一天,我就记得党一天。”“对群众的工作要踏实,不能贪污群众的东西,开党会的时候也让党员们好好的搞工作。”我们一遍一遍地保证道:“爷爷,您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学习,将来尽自身力量为人民服务,不辜负您的期望和党组织的培养。”在蒲爷爷的儿子现任村支部书记蒲支书那儿我们了解到,这些话,也是他常常教导家中子女和年轻一辈的话。临别之际,我们回头看着蒲爷爷身后和蒲爷爷一般年纪的三间瓦房,看着蒲支书出行的摩托车,我们似乎悟到了什么……

“我们明年再来看你哈!”看的是党,是党的历史,这是一种承诺。

“你们当好社会的接班人。”接的是薪火,是未来之光,这是一种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