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关口坪下了一夜的雨,今日的清晨还带着雾气,天边的朝霞还未散尽的时候,村里人家的炊烟已悄然缠绕上屋后的几棵小树,风一吹,却又掠过绿色的田野不见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的队员们,早早起床,精神抖擞、整装待发。
四史教育行,青春正当时

早上8:30,国际旅游文化学院2021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赴关口坪村社会实践服务队临时党支部全体成员在村委会聆听“四史教育行,青春正当时——书记同上一堂党课”活动。关口坪村驻村第一书记杨光复、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明共同为队员们教授深刻、精彩的党课,活动由院团委副书记杨珺主持。
杨光复书记讲述了关口坪村困牛山的红色历史故事,故事的结尾,他总结到,虽然时间流逝,但红军战士的英勇献身精神和感人故事永远流传,并一直激励着后人,在旅游业发展中我们要充分发挥红色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依托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
随后,陈明书记以“红船精神”为切入点,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中的初心和使命。同时,他还提到我们大学生要做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坚定四个自信,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以服务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奉献国家,回报社会。
最后,杨珺老师对此次特殊的党课内容进行了深刻总结。她鼓励大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有幸生活在伟大的国家、和平的国度,要将人生理想与国家出彩相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关联,融入党和国家发展的事业中。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和嘱托,为乡村振兴贡献聪明才智。
回望脱贫攻坚之路,铸牢民族繁荣之基
研究生陆玉雄、许梦婷各带领一组队员到苍卜塘组、满家组、关口坳组开展实地走访调研,与当地脱贫户深入交谈、交流、了解他们脱贫前后的生活状态。调研组向村民们生动地讲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对他们进行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将中华儿女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传播给村民,增强共同体意识。
再访仙人街,协力助发展
根据前期设计的调研问卷和访谈提纲,调研组和设计组再次前往仙人街景区进行实地调研。调研组和设计组兵分两路,分头行动,通过实地调研,上门访谈,调研组对游客的旅游动机、游玩体验和景区发展现状等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为后续仙人街景区的旅游攻略和调研报告提供了详实素材。设计组收集了仙人街景区当前的旅游线路、景区外围的房屋布局和设计等相关信息,为后期工作做好准备。
培训助推景区发展,文旅助力乡村振兴

晚上7:30,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的三名研究生在村委会会议室面向仙人街景区30余名从业人员开展培训,内容包括旅游景区基础知识、景区服务礼仪和旅游景区安全管理等方面。三名研究生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景区从业人员作了一场生动有趣的培训,助推景区未来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夏日的夜晚褪去了白天的燥热,微风徐徐带来些许清凉,蝉鸣和蛙声衬得村庄更加宁静。队员们围绕着门口的长桌团团坐下,开始了今天的例会。会议上,各组分享了今日的工作情况和工作成果,以及工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有趣的见闻,时不时的欢声笑语,带走了大家一天的疲惫。最后,杨老师对今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各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答疑解惑并对第二天的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