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数学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开启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孤寡老人、“助学”支教活动。
关爱留守儿童,播撒爱心阳光。第三分队和第一分队晨跑和吃完早餐后,迎着清晨第一抹阳光,迎着和煦的微风整队出发。此次的任务对于志愿者们来说是十分艰巨的,因为志愿者们要根据当地提供留守儿童的地址跋山涉水为他们送去爱心礼包。对于志愿者们送出的小礼物,留守的孩子们十分喜欢,看着他们如此高兴,第一、三分队的志愿者们觉得再苦都值得。当然,对于留守儿童的家庭现状,志愿者们不禁感到伤感。希望世界上能多一点爱,大家一同关心留守儿童,及时给他们送上一些小温暖,让世界更加美好。

“数”(树)敬老之风,促社会文明。 第四小分队带着生活用品,旨在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老人。志愿者们走进农村便开始了进行关爱老人,送温暖活动。在当地村民的推荐下,志愿者们来到一个97岁高龄的老奶奶家里。当志愿者到她家时,看到老奶奶正在洗自己的衣服,志愿者便走到她的身旁,说明来历后,帮奶奶洗起了衣服。之后,志愿者们将提前准备的礼物送给老奶奶,表达志愿者们的心意。后来,志愿者们还和老奶奶的一个儿子进行交流,他激动地说:“感谢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整个过程中看到老奶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志愿者的心里仿佛流过一股清泉,足以抹平炎炎烈日下的苦累,一切都是值得的!然后志愿者们继续向下一家出发,将温暖带给更多的老人。
传递数科力量,打开支教之窗。第二小分队开始了丰富多彩的支教课堂,一对一、一对多的习题辅导课,在指导学生学会做题,学会将所学知识巧妙应用于习题之中的同时,也提高了志愿者们的实践能力,真正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利用专业特色,在学生中间开展趣味数学课,意在向学生展示数学的奇妙魅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针对初中学生普遍的知识弱点,志愿者们精心准备了语文写作技巧课程。今天还发生了很多暖心的故事。一位志愿者这样说道:“在我自己给学生讲解习题时,学生基础非常薄弱,我主要用题目教给学生解题方法以及对公式的使用,当学生恍然大悟的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有了存在的价值。”还有一个学生对志愿者说:“姐姐,你走了我也会想你的”那一刻,志愿者们觉得暖暖的阳光照进了心底。

随着最后一抹夕阳落下,温暖充实的一天接近尾声。在带队老师崔世杰的组织下,志愿者们于8点30分准时参加了每日例会。会上崔老师就一天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且对明天的工作进行安排,志愿者们也进行了总结与自我反思。在过去的4天里,志愿者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提升了很多,相信明天的工作会开展得更加顺利,期待志愿者们明天的精彩表现吧!